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貴州|廣東|廣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龍江|江蘇|江西|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團|云南|浙江

首頁 > 媒體時評

食材“素顏”勝“美顏”
2023年12月12日 10:02 陜西日報

  根據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的《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jiān)督管理辦法》,從12月1日起,銷售生鮮食用農產品,不得使用對食用農產品的真實色澤等感官性狀造成明顯改變的照明等設施。

  “生鮮燈”誤導消費者問題,群眾反映已經不少。很多消費者都有這樣的經歷:走進菜市場,豬肉燈、水果燈、蔬菜燈、海鮮燈、熟食燈……各個檔口的“生鮮燈”刺眼奪目,原本正常賣相的食材,在“生鮮燈”加持下,顏色、光澤甚至新鮮程度都像被加了“美顏濾鏡”,刺激著消費者的購買欲?墒琴I回去一看,消費者又大呼上當。

  11月2日,江西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fā)布的報告顯示,265家經營場所中,超過八成的經營者使用了“生鮮燈”照明,超過85%的食用農產品在不同光源下對比比較明顯,甚至是非常明顯。在“生鮮燈”的照射下,消費者根本看不出食材是否新鮮,這算不算是欺騙消費者?根據相關規(guī)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真實情況的權利;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吧r燈”不是必需的,產品質量才是最重要的。有些商家舍本逐末,利用“生鮮燈”給商品開“美顏”,提升食材“顏值”,以此換取更高銷量,其實是一種涉嫌誤導消費者的欺詐行為。

  禁用“生鮮燈”這樣的照明設施,體現了國家對于食品安全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高度重視。一方面,禁用“生鮮燈”將使得市場環(huán)境更加公平,提醒商家應以誠信經營為本,遵守法律法規(guī),尊重消費者權益。同時,也進一步保護了消費者的權益,使消費者更清晰了解商品真實情況,作出更加明智的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仍有部分商家在打“擦邊球”,比如在普通燈上套紅色塑料袋、將“生鮮燈”改成遙控可調節(jié)光源等,這些都是不被允許的。保障政令落地,需要進一步加大對商家和消費者的宣傳力度,尤其是商家應始終貫徹一個理念:只有產品質量過硬、誠信經營,生意才能長長久久、越做越大。(王帥)

責任編輯:崔景靚

友情鏈接: 中國政府網 陜西省人民政府 陜西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網 新華網 中央電視臺 央廣網 群眾新聞網 西部網 西安日報 華商網 西西新聞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